close

More about 細說元朝

  元順帝的最後一位右丞相,漢人擴廓帖木兒,原名叫做王保保(書中說到他是李察罕的養子,這位李察罕,原名倒是察罕帖木兒,是生長在河南的西夏人)。在金庸的小說裏,卻變成了蒙古郡主敏敏特穆爾(趙敏!)的哥哥!
  讀了這本《細說元朝》,完全可以想像金庸筆下《天龍八部》宋人、契丹人、西夏人、大理人、天竺人大亂鬥的場景。
  甚至會讀到,今日盛行的BOT,早在七百年前,耶律楚材就已經批評過可能的弊端了,這叫「捐一償十」「使怒歸於上,利歸於下」!

 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特別的朝代。有些人認為由於蒙古以異族入主,中國算是第一次滅亡了。我則認為正如孟子所說「舜,東夷也,文王,西夷也」,中國人的夷夏之防不在血統而在文化。
  元世祖忽必烈的祖父成吉思汗固與中國毫無淵源,是他的孫子硬給了他元太祖的廟號,然而忽必烈本人卻是相當喜歡漢人文化,甚至以《易經》的「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」作為國號由來,建立了一個中國式的朝代。
  在這個背景之下,這本《細說元朝》讀來格外有天下一家的味道:蒙古人、客列亦惕人、女真人、契丹人的漢名/譯名搭配上中國式的官銜,例如:英宗碩德八剌、太子真金、右丞相脫脫、平章政事廉希憲,或是也有漢人擔任達魯花赤這樣的官銜(還有意大利人擔任達魯花赤的,是馬可波羅嗎?)。甚至連鄰國也來攪局,於是而有元朝和一個叫做八百媳婦的小國二十年間斷斷續續的戰事。
  作者在描述蒙古帝國的興亡,元朝的制度、人物、事件,雖然必得大量寫到這許多詰屈聱牙的人名、制度名,但是讀來仍然十分流暢而有趣。
  作為一本通俗讀物,作者對於史書所載原文的直接引用都相當適切,不至於過多,部份人物的對話譯成白話文也很生動。
  總之,這是一本很好看的元朝簡史,在郭靖與楊過到張無忌之間的空檔,值得你多知道一點的元朝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rcat 的頭像
    mrcat

    MrCat Foundation

    mr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